首页
道教文化
民俗文化
儒家文化
传统文化
文化故事
孙贝贝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
理论研究越深入,对意识形态的支撑就越坚强有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着眼于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守正创新,提出了“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的重大任务。这既是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摆脱西方民族理论思想和话语体系影响的关键举措。我们要学深悟透做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民俗文化
2025-02-03
0
兰州大学举办两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讨会
为深化对“两个结合”的学理阐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1月3日,兰州大学在榆中校区举办“两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讨会。兰州大学研究生院执行院长张浩力,兰州大学文学院韩杰,兰州大学文学院党委、副院长连亚敏,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王涵青教授、钟治国教授,文学院喻忠杰副教授
民俗文化
2025-01-24
0
杨朝明结合生活认识经典与圣贤
编者按:去年4月份,为进一步增强与读者的交流,本刊组织“名家解惑:你提问我回答”活动,并通过本刊微信公众号发布通知,面向海内外读者征集研读儒家经典时遇到的问题与存在的疑惑。活动吸引了广大读者参与,并提出许多问题。编辑部邀请专家学者就典型问题予以解答,并在《走进孔子》2024第6期刊出,现予以转发,以飨读者,同时期待大家有更多互动。 问:对于经典的阅读和学习
民俗文化
2025-01-21
0
品味古老年俗 传承春节文化
春节申遗成功后,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怎么过?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消息称,将统筹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2025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以更多新产品、新场景、新举措,推动春节文旅消费“热起来”。春节“热起来”,更要让作为非遗的春节“活起来”,为世界非遗项目活态保护、世界文化交流提供更大的平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近千年前的诗句,至今温暖着华夏儿女。春节列入非遗项目
民俗文化
2025-01-17
0
黄永其易道神与心理气再论朱子心说
摘 要:从“易道神”与“心理气”的角度入手,我们可以重新刻画朱子学的宇宙论图景。理应当被理解为天地之心的德性,而气则是天地之心的发用,天地之心的功能在于通过主宰能力将理落实为气,由此以流行总体——也就是易体的形式展现自身。宇宙流行的无始无终与不间断性,并不意味着没有超越者,而是意味着作为超越者的天地之心无时无刻不在完整实现自身的德性。天地之心是超越与内在的统一
民俗文化
2025-01-15
0
赵金刚朱子思想中的敬与气
摘要: 朱子思想当中的整齐严肃之敬可以“贞定心气”,使得气不摇荡,而明德更容易透显出来,而工夫就有了成立的可能;但朱子思想当中的敬绝不只有整齐严肃的面向,常惺惺之敬才是“活敬”,常惺惺是人的奠基性、基础性情感,只有强调常惺惺的重要意义,才能理解朱子思想中的道德动力问题,常惺惺即是明德之明,朱子强调以明德之明自操自存,以明德之明朗照一切
民俗文化
2025-01-14
0
梁涛走向世界的儒学
这几年我提出新四书、新儒学,就是希望通过对传统儒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融入现代社会,继续发挥其对国人价值引领的作用。对于儒学,其实还有更广阔的空间,那就是儒学对世界的意义。彰显儒学对世界的意义,我们需要做的是将儒学推向世界,然而,要做到这一点,仅靠中国本土学者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国际学界对儒学的接纳、推广和传播。就此而言,海外汉学家对中国哲学的研究自有其不可忽视的理论价值
民俗文化
2025-01-13
0
经世与启蒙梁启超的孟子学
摘要:“经世”是梁启超思想中一以贯之的核心关怀。梁氏孟子学前期以宣传康有为大同思想为主旨,介绍和吸纳西方思想,以西方知识性内容取代传统道德评价标准;后期侧重国民教育,以西方教育主义重新审视传统思想中的知识与道德关系,在科学知识的时代大潮中凸显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与经世的深刻互动中,梁氏思想“变”中有其“不变”,“不变”中又蕴含“常变”,在救国之切、爱国之真的烘托下其经世意识更加醒目
民俗文化
2025-01-09
0
赓续文脉 再谱新篇 孔子学堂创办十周年座谈会举行
12月30日,孔子学堂创办十周年座谈会在济南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坚持“两个结合”,推进文化“两创”,认真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梳理经验、提炼智慧,为孔子学堂的发展进行顶层设计、谋篇布局。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副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
民俗文化
2025-01-07
0
2024我们共同经历这些文化热潮
回首2024,总有一些时刻,让我们热血沸腾;总有一些地方,让我们印象深刻。这一年,中国文旅市场呈现出活力四射的新图景,消费场景愈发丰富。 一同回顾,2024,我们共同经历的文化热潮。 ■文博旅游热:“为了一个展,来赴一座城” 近年来,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来博物馆看展览、看文物、感受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大展不断,持续上新,“追展”达人们直呼“看不过来”
民俗文化
2025-01-02
0
孔子的诗兴学说及其哲学贡献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论语》原典中,不仅凝练了孔子的仁学、义学、礼学、乐学等学说,还饱含着孔子的诗学智慧成果,积淀而成“诗兴”学说。相对于学界关于孔子仁学、义学、礼学、乐学等的丰富研究成果而言,“诗兴”学说尚存在非常广阔和深入探讨的学术空间。本文即从“诗兴”学说的理论根源、理论形态、理论主体、思想价值、哲学贡献等,逐一展开探讨。 “诗兴”学说的理论根源 众所周知
民俗文化
2025-01-01
0
黑龙江省文物陶器类修复技能大练兵举办
10月21日,由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黑龙江省博物馆承办的“2024年黑龙江省文物(陶器类)修复技能大练兵”在哈尔滨举办。 本次培训为期5天,共26学时,来自全省各地文博机构的40余名业务骨干参加。本次培训邀请湖北省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文博单位的陶器类研究、修复领域专家教授进行授课,以陶器类文物修复理论和实务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实操实训
民俗文化
2024-12-31
0
黄道婆纪念公园开展非遗传承活动续写衣被天下也启迪当下
3岁的林秀梅,乌泥泾棉纺织技艺区级传承人,棉纺织是她从小做到大的事儿,早已成为日常生活一部分:脚踏纺车,引纱捻线,三根棉线能在一蹬一捻间完成。 00后理工男崔翔宇,东华大学纺织文明考证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也是昨天“先棉大讲堂”的主讲人,“尤其对棉纺织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关联感兴趣”。 今天(5日)在黄道婆纪念公园,他们两人并排站立,带领着一群小学生
民俗文化
2024-12-31
0
首页
1
2
3
4
...
8
下一页
尾页
随便看看
心意意大利佛罗伦萨艺术学院院士邀请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0
德行天下 化育万物 中国白德化瓷艺术展 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0
形造贵神李烜峰雕塑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0
当代实力派书画家苏晓丽
0
张家界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编织非遗竹梦夏日青少年竹编工艺活动走进盘塘村
0
推荐排行
阅读排行
张家界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编织非遗竹梦夏日青少年竹编工艺活动走进盘塘村
0
张仲亭金字书法作品康泰寿长福推介会
0
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书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0
庆七一 感党恩 山东老年书画研究会省直67组晋京书画展
0
岐阳世家文物首次在国博完整呈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