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道教文化
民俗文化
儒家文化
传统文化
文化故事
文化赋能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新活力
清晨,迎着初升的霞光,从山东省曲阜市尼山镇鲁源新村入口处拾级而上,一条青砖黛瓦、古韵悠悠的儒学美德示范街映入眼帘。步入村中,一排排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三层民居形貌古朴、俨然有序。走进村民家中,“立志、守信、尽孝、重德”的家风家训牌匾随处可见。 漫步在鲁源新村,处处可以感受到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是俺村最美的风景。”鲁源新村党总支刘承彪自豪地说。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儒家文化
2024-12-31
0
敦煌乐舞文化主题展走进东华大学
图为观众在东华大学参观展览。主办方供图 由敦煌研究院、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以及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妙音曼舞——敦煌乐舞文化主题展”,自9月初在艺术大学开展以来深受广大民众喜爱,于近日起在东华大学向公众免费展出。 敦煌研究院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研究员朱晓峰说,很开心将这么丰富的展览内容带来,尤其在这么美丽的大学校园展示,对文化交流有相当大的助益。 沈春池基金会秘书长石静文表示
儒家文化
2024-12-31
0
徐正英尊贤论语所记孔子评历史人物
子张在《论语·子张》中具体阐发了其老师孔子“尊贤而容众”的教诲。总览文本,孔子的“尊贤”言论主要集中于其对历史人物的评论,共涉11篇29章,论及的先贤有唐尧、虞舜、后稷、大禹、商汤、武丁、泰伯、虞仲、周文王、微子、箕子、比干、伯夷、叔齐、周武王、周公旦、齐桓公、管仲、柳下惠、少连、令尹文子、宁武子等,言语之间表达了对他们的深深敬意。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试图为世人树立效法典范,以期挽救时代颓势。
儒家文化
2024-12-31
0
徐兴无中国古典学的知识和精神
2024年11月6—8日,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为“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来自世界各国古典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文化名家、青年代表和媒体人士就古典文明的精神、古代经典研究、古典学与文明互鉴、古典学与人类未来等多个议题展开讨论。其中包括如何建构中国的古典学这个21世纪以来学术界关注的时代课题,因此有必要梳理中国古典学的学术内涵和实践过程
儒家文化
2024-12-31
0
山东省社科规划重大委托项目多卷本山东儒学通史编纂工作会议成功举行
11月5日,山东省社科规划重大委托课题多卷本《山东儒学通史》编纂工作会议在曲阜师范大学举行。 曲阜师范大学党委、副校长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他指出,山东是孔孟之乡,儒学发祥地,编纂《山东儒学通史》是历史赋予山东学术界的责任和使命。本课题的策划与立项,充分彰显了我校儒学学科的历史担当,展现了我校儒学研究的学科实力,这是我校社科工作的一大突破。项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
儒家文化
2024-12-31
0
山东大学启动中华典籍外译工程
山东大学“中华典籍外译工程”启动仪式暨专家座谈会12日在山东济南举行。《博物志》《酉阳杂俎》《梦溪笔谈》等典籍入选首批10本外译书目,将被译成英语、日语、西班牙语等不同语种。 山东大学“中华典籍外译工程”启动仪式暨专家座谈会举行。赵晓 摄 “我负责把《中国文学史简编》翻译成英文,全书23万字,既博大精深,又深入浅出。”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李彦文在受访时说,她在翻译时怀着敬畏之心
儒家文化
2024-12-31
0
孔德立中国古典学建设的新起点
在致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古典文明群星璀璨,不断滋养和启迪后世。两千多年前,中国和希腊两大文明在亚欧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贡献。”的贺信,高度肯定了中国与希腊两大古典文明对于人类文明演进作出的奠定性贡献,为学术界深入开展中国古典文明与中国古典学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 古代经典支撑古代文明绵延发展 就此而言,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当然有传承自身文明的经典系统与解释体系
儒家文化
2024-12-31
0
国际儒学论坛2024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11月3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韩国崔钟贤学术院联合主办的“国际儒学论坛·2024”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本次论坛以“儒学与世界”为主题,来自中国、韩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韩国崔钟贤学术院院长金裕锡,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名誉院长张立文,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儒家文化
2024-12-31
0
国承彦参加山东省代表团访问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并主持孔子的世界世界的孔子文化主题展开幕式
11月10日至17日,省政协主席葛慧君率山东省代表团访问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西北部,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的重要成员国。访问期间,代表团与两国政要、友好团体和各界人士广泛接触交流,开展系列经贸文化活动,取得积极成果。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副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国承彦参加访问团
儒家文化
2024-12-31
0
四书人格范式兼美方为大美
四书是美文。《论语》的简洁、质朴而深邃,《孟子》的雄辩、睿智而大气,早已是有口皆碑;出自《礼记》的《大学》和《中庸》,辞近旨远,篇短意长,《大学》不足两千言,引《诗》12次,引《书》7次;《中庸》不仅引《诗》10余次,而且引用孔子格言多达20余次。如果说《大学》《中庸》是兼美“诗(书)云”和“子曰”,而四书则是兼美经史子集。国人读四书
儒家文化
2024-12-31
0
乐爱国朱熹论易传继善成性及其与孟子言性善的异同
摘要:《易传·系辞》所言“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历来为儒家所重视,诸家有不同的解读,至今仍众说不一。不同于古代大多数儒者将其与孟子言性善联系在一起,朱熹的解读强调二者的区别,理由有四:其一,《系辞》所言是就天地生成万物而言“纯粹至善”,孟子则是“就人身上说性”而言性善;其二,《系辞》所言是“善在先,性在后”,而孟子言性善是“性在先,善在后”;其三,《系辞》所言是就天道流行处而言
儒家文化
2024-12-31
0
乐爱国孟子言性善是指已生之后并非朱熹之定论
摘要:朱熹在《答严时亨》中所说“《易大传》言‘继善’,是指未生之前;《孟子》言‘性善’,是指已生之后。虽曰已生,然其本体初不相杂也”,被门人抄录而编入《朱子语类》(卷74),同时也被朱熹门人蔡沈之子蔡模撰《孟子集疏》引用。但据《朱子语类》(卷95)记载,朱熹在《答严时亨》之后很快就否定了所谓“《易大传》言‘继善’,是指未生之前;《孟子》言‘性善’,是指已生之后”的说法。事实上
儒家文化
2024-12-31
0
2024两岸汉字文化艺术节在桃园开幕
2024两岸汉字文化艺术节9日在桃园展演中心开幕。两岸200位名家的书法篆刻展、青少年汉字艺术创作展、18个书法篆刻团体参与的“汉字艺术嘉年华”等活动,展现汉字和中华文化的魅力。 2024两岸汉字文化艺术节由中华文化永续发展基金会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主办。两岸汉字文化艺术节是两岸之间具有代表性的交流活动之一,自2010年开始在两岸轮流举办。 中华文化永续发展基金会董事长刘兆玄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
儒家文化
2024-12-31
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尾页
随便看看
新西兰前通过孟子思想可透视古今与未来
0
文化赋能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新活力
0
敦煌乐舞文化主题展走进东华大学
0
徐正英尊贤论语所记孔子评历史人物
0
徐兴无中国古典学的知识和精神
0
推荐排行
阅读排行
徐兴无中国古典学的知识和精神
0
山东省社科规划重大委托项目多卷本山东儒学通史编纂工作会议成功举行
0
山东大学启动中华典籍外译工程
0
孔德立中国古典学建设的新起点
0
国际儒学论坛2024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0